石灰回转窑预热器技术改进措施
发布时间:2022-10-25 浏览
次
根据行业设备的技术改进,总结出石灰回转窑预热器技术改进措施,需要更进改进的措施来实施,方能在操作中避免出差,提高最大的效益。而具体的技术改进措施在于:
(1)使用新型沟槽扬料板撒料盒,充分改善了物料分散效果。原有撒料盒的扬料板角度为20°,两侧还各留有150 mm的空间,深入筒内的长度仅100 mm,物料从下料管经扬料板入炉时,容易发生从两侧短路塌入旋风筒的问题,且扬料板的分散效果不好。为此更换成一种新型的带沟槽形式扬料板的撒料盒。这种撒料盒为扇形设计,撒料盒两侧物料可有效分散,插入深度为250mm,角度15°,同时沟槽的存在可显著提高物料打散效果,有利于物料均匀入炉。
(2)将入窑、C2、C3、C4下料管撒料盒下移,在不发生物料短路的情况下,延长物料换热时间。改造前,以上下料管撒料盒距离相应旋风筒顶面的高度均在2200 mm以上,物料在上升管道中的热交换行程偏短,热交换效果不好。因此,在考虑内筒挂片配置与上升管道关系以确保不塌料的情况下,对以上下料管撒料盒进行了位置下移改造,均下移至离旋风筒顶面1250mm的位置。
(3)将烟室缩口、烟室斜坡与拱顶的间距进行扩径改造。这两处均为窑内通风的咽喉部位,设计偏小,直接影响窑内通风导致系统阻力大。因此,利用大修时间对窑尾烟室进行整体更换,将烟室缩口内径扩至2500 mm,烟室斜坡与拱顶的间距扩至2380 mm。
(4)分解炉出口扩径改造。改造前,在投料400t/h的情况下,分解炉出口负压-1500 Pa,主要原因为分解炉出口截面积偏小,且存在20°和45°两道碰撞转弯点,且出口高度仅5300mm,较分解炉主筒直径7600mm(砌砖后)小2300 mm,无形中形成了一道缩口,导致阻力增加。改造时将出口高度扩大至6500mm,同时取消45°弯角,由20°直接顺下,宽度保持不变,扩大了出口截面积。
更多关于石灰回转窑的知识请登录:http://www.hnxbszg.com